首页 | 行业资讯 | 企业名录 | 产品大全 | 商机信息 | 家庭影院 | 技术学园 | 行业展会 | 投影人才 | 投影搜索 | 投影帖吧 | 大屏工程 | LCOS | 虚拟仿真
中国投影网-投影机
投影机  资讯首页 | 投影信息 | 新品上市 | 代理招商 | 招标信息 | 应用案例 | 技术动态 | 行业展会 | 企业访谈
您的位置:  >> 首页行业资讯投影信息市场发展抓住机遇“软硬兼施”视频会议
市场发展抓住机遇“软硬兼施”视频会议
更新时间:2008-4-11 8:00:19  ( 编辑:映君 )    【


  灾难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对于视频通信领域的厂商来说,去年不期而至的“非典”带来了的就不全是坏消息。“非典”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同时也促进了国内视频市场的繁荣。非常时期的人们沟通、学习、交流的需求刺激了视频会议、视频电话、远程教学等市场,这给视频通信行业带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视频通信领域从去年“非典”以来,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

  过去视讯业务主要基于硬件实现,其开展一直非常麻烦和复杂,投资远非一般的中小企业所能承受,而且运营维护也很复杂。随着IP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纯软件的视频会议系统,普通用户随时随地方便、自主地召开、控制会议已经成为可能。特别H.263+等新标准的出现,进一步推动基于软件的视频会议系统的普及。而从2001年开始,联通、中国电信等各大运营商也开始建设可以使用户自主召开、控制视讯会议的多媒体运营支撑系统现已完成。前者推出了“视通”,后者推出了“新视通”,内容涵盖多媒体运营的认证、计费、会议预约、资源调度、网络管理等,为这个市场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种种迹象表明,这一市场正在好起来,用户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但同时用户心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对于企业来说,什么样的方案最合适,这里有哪些陷阱,不同的方案对于网络基础设施有哪些具体的要求?从本期开始,本栏目将陆续邀请部分专家对视频会议、视频点播、远程教育等视频通信领域的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对各种解决方案进行介绍和分析。本期我们首先关注视频会议,这部分内容将分两期刊出,第一部分是有关视频会议系统的理论部分,主要包括相关技术、面临的困难等。第二部分是实务部分,将包括Polycom、中兴、V2等一些业内知名厂商的典型成功案例(这部分内容将在6月14日刊出)。敬请读者留意,也请读者参与共同探讨。

  H.320标准

  H.320标准是传统电路交换网上的视频传输标准,包括通信、视频、音频、多点会议、远端摄像机遥控等多项标准。H.320多点会议服务器MCS可以同时支持多个会议,各个会议的速率及模式可以不同,还可以在同一会议中接入不同速率的终端。遵循H.320协议的视讯技术主要应用于包括E1、V.35、ISDN等以电路交换为基础的网络上,其视讯网络和设备以稳定性高、可靠性强、技术标准成熟、线路专网专用等特点受到军队、政府等对图像质量要求较高的群体的青睐。

  H.323标准 H.323标准应用于分组交换网络,是IP网上多媒体通信的系列标准,H.323网络由多点服务器MCS/IP、网闸、网关等部分组成。由于H.323主要基于TCP/IP,用户可以在自己的数据网上迅速部署视讯网络,安装方便、维护简单。但是,基于IP网络的QoS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存在网络抖动、包序混乱、网络拥塞等问题,导致系统稳定性相对不高。

  在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的交换要求已经从纸、笔、话音等发展到使用视讯多媒体技术,使得交流更准确、更快捷、更丰富。在需求的推动下,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边缘技术——视频多媒体通信技术,如:视频会议、可视电话、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监控等就是其具体应用。视频通信能为用户提供直接、全面的沟通交流方式,并能节约时间、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了视频会议技术的发展。今天,基于各自特点与需求的视频通信系统在各行各业已广泛应用。

  何为视频会议系统

  视频会议系统是指通过现有的各种通信传输媒体,将人物的静、动态图像、语音、文字、图片等多种资料分送到各个用户的计算机上,使得在地理上分散的用户可以共聚一处,通过图形、声音等多种方式交流信息,增加双方对内容的理解能力。

  无论是同事、客户还是供应商,明白无误的交流在我们所参与的商务活动中都是最为重要的。在商务上的交流通常是指从自己的计算机中取出信息后再将它们转交给别人。这一过程一般包括打印PC机文件、发传真、寄送文档、打电话、讨论并更正信息,最后完成对原PC机文件的修改。每一步都会花不少时间,还有可能产生误解,特别是双方不能面对面时。而视频会议改变了这一传统的模式,它让不见面的用户相互之间能够直接进行交流,免去了中间的一切环节。使用视频会议系统,你还可以通过自己的电脑给同事打电话,而同事则可像你一样看到你的文档。很多种软件工具还能用来在讨论的时候标出重点信息并对其加以编辑……这样,能避免浪费时间和在中间环节造成误解,保证高效地进行事务交流。因而,视频会议系统是目前最被看好的技术之一。

  视频会议的发展

  视频会议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70年代数字传输的出现,80年代编码和信息压缩技术的发展,到90年代视频会议系统已发展成熟。视频会议的发展可以划分四个阶段:

  拨号组群电视会议 与其他方式相比,拨号组群电视会议更为成熟,但它不会有太大的发展、不可能发展为最大的潮流。因为,拨号组群是一种“预先安排”的“共享式”组群会议环境,它不属于个人。

  基于ISDN的桌面视频会议系统 基于ISDN的桌面视频会议与组群系统相比,它不是一种组群共享式环境,会议不必预先安排。它依赖于ISDN,通信载体组织正在加大这一技术的投资力度,以期增大它在视频应用的覆盖面。

  基于LAN的产品 LAN上的组播视频会议与前述两种会议方式相比,有它自已不同的特征: 首先,它被设计为多用户共用方式,多用户会议以及加入或退出会议变得非常简便。事实上,这正是这一模式诱人之处。其次,它的使用非常自然方便,它支持过去的工作环境以及目前一直使用的工作环境。在熟悉的PC协作环境上层,媒体工具如视频邮件与集中式存储环境等在LAN中都是可访问和可使用的。当然,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种公司内部的应用,而不是全球性的应用,它是公司业务所需的最基本的部分。

  Internet上的组播视频会议 这是最有前途的应用,它具有许多LAN产品所具有的特征,并且也被设计为多用户共同模式,它是一种支持多人讨论的高效方式,可以随时加入或退出会议。Internet视频会议还具有其服务器环境所具有的所有特征,它把Internet本身的财富作为自已通信能力的一部分,它是通信能力和信息资源结合的产物。

  如果从用途范围划分,视频会议系统还可以分为桌面型、小组型和团体型; 从实现方式划分有硬件系统、软硬结合系统和纯软件系统。如POLYCOM(美国)、VCON(以色列)、SONY(日本)、TANDBERG(挪威)视频会议厂商等都是以硬件或着软硬结合的形式实现的。这种解决方案的优点是传输效率高、带宽占用相对低等方面; 缺点是造价极高、部署难、维护成本高、扩展性不强等方面。

  视频会议的标准

  我们知道,视频业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带宽和音视频压缩编码。目前应用比较多的多媒体视频通信压缩编码标准是H.263,新标准为H.263+,它在H.263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改进编码效率的方法,同时提高了抗误码性能,更适合于低码率视频业务。MPEG-4主要解决窄带传输、高画质压缩、交互性操作问题。它引入了软件设计中的“对象”概念,在DCT的基础上把图像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对象单元,对这些对象单元进行单独的存放和处理,从而具有更高的压缩效率和更清晰的图像效果。MPEG-4既能够支持码率低于64kb/s的视频应用,也能够支持广播级的视频应用以及低比特率下的移动多媒体应用。

  国内以适合于低码率视频业务标准的软件视频会议系统为主,如V2、广恒创新、商之讯DVC2000等,这种实现方式优点是传输效率高、造价低廉、扩展性极好、维护成本基本为零、实施简单等;缺点是带宽占用多。实际中可结合自身情况,如网络环境、经费等选择。

  选择合适的方案

  用户在决定采用视频会议系统前,需仔细考虑它的用途。例如,如果商品销售人员和客户处在不同的国家,这些客户相距很远而且分散,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和维持商业链,采用视频会议显然不经济。

  用户还要考虑是否有会议需求,如今很多企业并未采用视频会议系统,而是改用共享幻灯片(如微软的PowerPoint),或运用即时通讯软件EIM来取代视频会议需求,因为一些远程会议的陈述报告并不需要完整的视频传输。

  用户还要做好备份规划。为会议建立呼叫桥接记录,即进行语音备份。当Internet在某处的上行传输中出现拥塞时,视频会议会出现声/视频波动现象。

  要想成功运行视频会议系统,以下这些技术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如系统安装、带宽保证、时延以及视频生成等。具体来说,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视频会议系统的安装。大多数视频会议都是远程会议,如果让用户自己来安装会议终端不太现实,因而只能靠网络主管以远程方式来完成。

  2. 视频会议每个站点访问权限设置。为适应视频会议的需要,需要对防火墙重新进行配置。

  3. 网络地址端口转换(NAPT)在多视频会议用户间引发的问题。需设置能够处理NAPT的VPN通道。

  4. 带宽在视频会议应用中的问题。带宽对视频会议具有一定制约作用,带宽越高,视频会议效果越好。

  5. 时延问题。Internet通信量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变化很大。时延是相对保持一个常量,还是波动幅度较大,都需要进行测试。时延波动太大,或包丢失严重,都会导致视频传输质量低下、系统性能下降。稳定的时延不会对视频通信流造成多大影响,而时延变化多端才是造成流媒体传输抖动的关键因素。对于Internet通信传输,可在上行连接中引入QoS机制。



更多相关:  投影机

资讯搜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投影机
IT168媒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