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显示行业专家、资深投影用户心里,JVC的D-ILA产品的“原生对比度”遥遥领先业界,素有“黑位之王”的美誉。但是很多从业者和用户不理解“原生对比度”、“黑位”这样的概念,一直有诸多疑惑,比如:
1、什么是原生对比度、动态对比度?哪个对比度是真正有用的 ?
2、为什么说“黑位”对家用投影画质至关重要?
3、JVC D-ILA产品为什么被称为“黑位之王”?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来展开本篇的内容。
一、“对比度”对家用投影机画质的影响
(一)、对比度的定义:
对比度测试的过程:
理论上,A、B两台实测2000流明的投影机,在同样的测试环境下,从相同距离投影到完全相同的2块屏幕,测试全白画面的照度应该是是一样的。
首先,我们假设A、B投影机的白色部分(100%白)的照度都是200Lux;
然后,我们测试两台投影机的全黑部分(0%白)的照度:
假设A投影机的全黑画面的照度是1Lux,那么A投影机的对比度就是200:1;
假设B投影机的全黑画面的照度是0.01Lux,那么A投影机的对比度就是20000:1。
由此可见:
相同亮度的投影机,其真实的对比度数值,主要由全黑画面的照度决定。全黑部分的亮度(或照度)就是“底黑”。
(二)、“底黑”的概念:
投影机的暗部表现能力叫做“黑位”,它包含两个概念:
1、“底黑”:黑色够不够黑,就是“背景黑”,是纯黑画面的绝对亮度;
“底黑”是优秀“黑位表现”的基础,先要做到够黑,能够黑得沉下去,画面才有足够的黑色空间,来容纳丰富的暗部细节,从而实现暗部既“黑”又“细节丰富,层次分明”。
2、 图像暗部的细节和层次:它由投影机的“对比度”和“伽马”共同决定的
暗部细节和层次,决定了看到的内容多少、层次感,对整体画质至关重要
在这里,我们不展开解释伽马的概念(详见百度),只专注讨论第1个概念“底黑”对于画质的影响:
用照度计测量可以发现:“底黑”是有亮度的。
电影中的“底黑”镜头非常多
真实对比度高的投影机,“底黑”的亮度非常低,所以看上去黑色非常深沉、非常通透,几乎完全看不到有“灰底”的存在。
真实对比度低的投影机,“底黑”的亮度非常高,所以看上去黑色不是黑色,而是灰色,灰蒙蒙的一片,在投影机屏幕上呈现明显的“灰色”。
(三)、“底黑”对家用投影画质的影响:
对于家用投影机来说,“底黑”的亮度当然越低越好,因为:
1、“底黑”亮度高,会让电影的暗部场景变成灰色,损失暗部细节、丰富的画面层次;
2、“底黑”亮度高,会给电影的普通场景加上一层灰蒙蒙、雾蒙蒙的感觉,让电影画面的层次降低、景深减少,让立体的电影场景看上去更加“平面”,画面平平无奇,缺乏质感和光泽,缺乏通透感、立体感、空间感、临场感;
电影的普通亮度场景, 黑色深沉度、画面质感、通透感对比(右侧为JVC N系列)
深沉的黑位,让画面立体、通透,犹如沉浸到电影现场,看2D电影也能产生3D即视感
3、“底黑”亮度高,会让影音室的黑色背景呈现明显的亮度,显现在屏幕边框上,甚至显现在边框外的背景墙上(2.35:1屏幕,不用变形镜头),会让影院整体的品质感降低,缺乏“高级感”。
低对比度的投影机,用镜头记忆功能实现2.35:1,电影上下黑边在屏幕边框外出现明显的灰色
JVC N系列深沉的黑位,让底黑在屏幕边框内外完全隐藏,呈现深沉纯净的“黑色”
小结:
如果“底黑”亮度高,就像“白内障”,看什么东西,都有一层雾在上面,用这样的投影机看电影,所有的电影内容都是雾蒙蒙的,不清楚不通透,对于高端家庭影院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投影机“底黑”差异造成家庭影院剧场沉浸感的巨大差异
JVC N系列屏摄(投影机N11;屏幕:170寸2.35:1,增益1.1):
明亮场景的2.35:1效果
暗部场景, JVC深沉的黑位把电影上下黑边完全隐藏,暗部细节丰富,犹如超大OLED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