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OLED技术最全解析
量子点是极其细小的半导体颗粒——直径只有2至10纳米。由于其体积很小,量子点拥有独特的光学和电学特性。量子点最具吸引力的特性之一是其大小和色彩之间的关系。量子点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在制造过程中精准控制,因此使得它们“易于”成比例改变规模,并出色地应用于各种电子显示设备中。
胶体量子点(QDs)是半导体材料的纳米晶体,其尺寸小于材料的玻尔半径。由于量子束缚效应,QDs表现出不同于其块体材料的光学和电学特性,呈现出尺寸可调带隙和窄发射带宽等有趣特征。化学合成的胶体QDs 可以精密地控制QDs 的组成和尺寸,以及溶液的可加工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优势。各种研究已经为胶体QDs 确定了由表面配体包裹的标准核壳结构。
在这种结构中,通过加入宽带隙壳,发光内核的表面陷阱被巧妙地钝化,同时保持了电荷的封闭性。这些表面配体的存在为喷墨打印和旋涂等基于溶液的技术提供了便利。
为了提高胶体QD 的发光效率和稳定性,人们对QD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如控制内核和/或外壳材料的化学成分、采用多重或合金外壳结构、表面配体工程、以及晶格面工程;因此,QD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已达到100%。
由于QDs具有显著的光学特性,其应用已导致基于QDs 的增色膜在显示器市场上成功实现商业化,凸显了其巨大的潜力。
QD-OLED技术打造出的屏幕,拥有更加准确的色彩、更加宽广的色域、更高的峰值亮度,也能够带来更好的HDR 显示效果。用户使用QD-OLED 屏幕时,自然也能够享受到更加出色的视觉体验。
QD-OLED的优势解析
1、宽广色域
对于显示屏来说,色彩纯度高,色彩确度高,表现也越广。和下面QD-OLED的光谱一样,因为像素中并没有白光发光单元,所以表现出来的颜色不会受白光的影响,颜色之间区分得越清楚,色彩纯度就越高。
由于QD-OLED发光源所释放的蓝色光具备卓越的色纯度,因此当这些光线被QD元件吸收后,所转化出的红色与绿色同样展现出极高的纯度。这种高纯度的RGB色彩组合,为屏幕带来了宽广的色彩呈现范围。正因如此,QD-OLED显示屏在色彩表现上傲视群雄,能够近乎完美地还原人眼所见的真实色彩。
有消息称,在色域值的比拼中,QD-OLED的表现堪称惊艳。据SGS公司的权威测试数据显示,在极为严苛的BT2020色域标准下,WOLED电视的覆盖率仅达到约70%。而QD-OLED电视则一骑绝尘,其色域覆盖率超过了90%,成为目前市场上唯一一款在该标准下突破90%大关的电视产品。
2、超广视角
光线遵循直线传播的原理,这导致从非正面角度观看显示屏时,亮度和色彩往往会有所偏差,画质随之下降。然而,QD技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能让光线全方位、均匀地散发,无论你身处哪个观看角度,都能享受到一致且均衡的亮度与色彩体验,真正实现超广视角的视觉享受。
3、极致对比度
以传统LED背光源的LCD显示屏为例,由于其背光持续开启且无法精确控制每个像素,因此在展现纯黑色时存在明显局限。尽管随着miniLED等新技术的引入,LCD电视开始采用分区控光技术,在黑色表现上有了显著提升,但仍无法与QD-OLED相媲美。QD-OLED能够精确到每个像素进行光源调节,当需要展现深邃黑色时,只需简单地将对应像素的光源关闭,即可呈现出更为纯净、完美的黑色。这种对黑色的极致把控,使得QD-OLED能够达到惊人的1,000,000:1高对比度,带来更加深邃且细腻的画质表现。
4、卓越感知亮度
观看显示屏时,我们所感受到的亮度并非仅仅由屏幕的发光度(Luminance)决定。实际上,人的亮度感知是一个综合了亮度、色彩饱和度等多重因素的复杂过程。因此,感知亮度并非单纯由屏幕的发光亮度所决定,色彩饱和度等要素同样对其产生重要影响。QD-OLED显示屏凭借其出色的色彩表现和高对比度,能够在保持高亮度的同时,提升色彩饱和度,从而为我们带来更加真实、生动的视觉体验。
三星的XCR(eXperlenced Color Range,即体感亮度增强)技术巧妙地运用了H-K效应(Helmholtz-Kohlrausch效应)。这一效应指出,在发光亮度相同的情况下,色彩饱和度的提升会显著增强人眼的主观亮度感受。得益于这一效应,QD-OLED显示屏相较于传统电视屏幕,在体感亮度上实现了高达40%的显著提升。
5、卓越的高动态范围
表现高动态范围(HDR,High Dynamic Range)是一种先进的成像技术,它能够最大化地展现画面中的亮度与暗度对比,拓宽亮度范围,使画面更加接近人眼所见的真实世界。为了实现更加逼真的HDR效果,展现宽广的亮度范围至关重要。QD-OLED凭借其出色的亮度控制能力和深邃的黑色表现,为HDR内容的呈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让观众能够沉浸在更加细腻、层次分明的视觉盛宴中。
因此,为了淋漓尽致地展现HDR的魅力,精准地呈现从暗到亮的每一个细微变化显得尤为关键。QD-OLED凭借其纯正的黑色表现与惊人的高峰值亮度,成功覆盖了更为宽广的亮度范围。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它还能根据亮度的细微变化,展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色彩层次,从而在HDR表现上遥遥领先于其他竞争技术。
有消息称,今年WOLED电视的峰值亮度虽已提升至1000nits,但QD-OLED却似乎轻而易举地就达到了这一高度。以三星的QD-OLED产品为例,其34英寸显示器在3%的峰值亮度下便已达到1000nits,而三星的QD-OLED电视更是刷新了记录,3%的峰值亮度高达1500nits,这一数据已然是OLED电视领域的亮度巅峰。即便是在10%的峰值亮度下,三星的QD-OLED电视也能稳稳保持1000nits的亮度,这是当前WOLED电视所无法企及的。
6、护眼新体验
在可见光谱中,蓝光区域的415~455nm波段由于波长较短、能量较高,长时间接触会增加眼部疲劳,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进而对睡眠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而QD-OLED技术则在这一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其“有害蓝光”的比重远低于普通LCD显示屏,为用户带来了更加健康、舒适的护眼观看体验。
总结而言,QD-OLED技术以其卓越的色彩准确性、宽广的色域、超高的峰值亮度以及出色的HDR显示效果,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采用这一技术的屏幕,无疑能够大大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
目前量子点显示技术已有三代
量子点显示技术历经三代发展,不断创新与突破。第一代技术通过量子点色彩增强膜或光扩散板提升LCD显示屏的色域;第二代技术则采用量子点彩色滤光片,与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相融合,如三星的QD-OLED面板便是这一技术的杰出代表;而第三代技术——主动式量子点发光二极管(AMQLED),更是被视为继AMOLED之后的颠覆性显示技术,正引领着显示面板行业的未来发展。
什么是QD-OLED?
那么,何谓QD-OLED?在深入探究之前,我们需先了解OLED技术。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以其轻薄可弯曲、画面生动的特点,在智能手机和高端电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OLED技术并非一成不变,它有着不同的技术路线。手机等小屏幕设备通常采用AMOLED面板,通过直接点亮RGB三原色像素来显示画面;而大屏幕电视则多采用WOLED面板,这种面板以白光作为背光,并在RGB像素之外添加了白色像素,这也是WOLED名称中“W”的由来。而QD-OLED,则是基于OLED技术的一种全新面板技术,它融合了量子点的优势,进一步提升了显示屏的色彩表现、亮度范围和对比度,为用户带来了更加震撼的视觉体验。
WOLED面板的显示原理相对直接,它仅包含打开(呈现白色)和关闭(呈现黑色)两种状态,而RGB彩色则是通过面板上的彩色滤光片来实现。这一过程类似于白光穿过不同颜色的玻璃,从而呈现出各种色彩。然而,彩色滤光片的存在会导致白色背光亮度大约损失30%,为了在高亮度下保持画面亮度,WOLED面板需要提高白色像素的亮度,但这往往会牺牲色彩的纯度。这就好比在夏天阳光强烈时拍照,由于光线过强,照片容易曝光过度,导致细节丢失,色彩表现不佳。
接下来,我们来深入了解“QD-OLED”中的“QD”是什么。这里的“QD”代表Quantum
Dot,即量子点。量子点是一种特殊的微观晶体,当受到光的刺激时,它会发出非常纯净的有色光线。这些晶体具有特定的波长发光特性,并且像半导体一样可以打开和关闭。在QD-OLED中,OLED作为蓝色背光源,与这些微小的纳米级量子点配对。这些量子点不仅能够发光,而且根据晶体的大小,可以产生不同的颜色。
QD-OLED显示面板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取消了WOLED中的白色像素,并让OLED自发光层直接发出蓝光背光。然后,利用这束蓝光照射并激发“QD”量子点材料层,生成红光和绿光,从而实现色彩的变换。这种设计提高了背光的利用率,进而提升了峰值亮度。因此,QD-OLED面板在高亮度场景下无需单独提升白色像素的亮度,就能满足亮度需求,同时避免了牺牲色彩纯度来换取亮度的弊端。这一过程几乎相当于OLED面板直接发射蓝光,然后利用量子点的特性,通过蓝光刺激量子点生成红光和绿光,既保证了色彩的纯度,又确保了画面的亮度。
因此能够兼顾色彩纯度与亮度,减少'过曝',带来更好的全亮度视觉观感。
QD-OLED与WOLED、QLED显示技术剖析
1)QLED是如何工作的?
QLED,全称为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即量子点发光二极管,通常被我们称作量子屏显示技术。这项技术巧妙地介于液晶和OLED之间,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蓝色LED光源照射量子点,从而激发出红光和绿光。
QLED技术的核心在于“Quantum Dot(量子点)”,这与QD-OLED中的QD是同一概念。然而,QLED是基于LED白光背光的传统LCD显示屏进行升级的。它充分利用了量子点的特性,将量子点光学材料置于背光源与液晶面板之间,形成一层量子点薄膜。这层薄膜的存在,旨在解决普通LCD电视背光色彩不够明亮、鲜艳的问题。通过蓝光LED照射附有红色和绿色量子点的光学材料(QDEF膜片),QLED技术能够得到高纯度的白光,并还原出更加绚丽多姿的色彩。
此外,量子点薄膜的加入还带来了另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省去传统LCD电视光源侧的偏光片,从而有效降低液晶显示产品的制造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市面上的QLED电视虽然都是基于上述原理进行变种应用的,但它们仍然属于量子点技术在LCD领域的升级方案。从本质上来讲,这些电视仍然采用“光致发光”的方式,并没有将量子点材料“自发光”的特性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它们仍然受到LCD电视“背光束缚”的限制。确切地说,目前量子点技术的应用或许更准确地称之为QD-LCD。
确实,尽管QLED显示技术尚未能实现完全的“自发光”,但其在现阶段已经展现出了诸多显著优势。量子点材料的加入,使得传统LCD电视的背光源系统实现了色彩转换效率的大幅提升,这不仅让画面的色彩更加亮丽,还兼具了节能环保的特质。
具体来说,QLED技术的画面亮度和色彩纯度均达到了传统白光LED背光系统的两倍左右,这一提升对于追求高质量视觉体验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考虑到液晶技术本身存在的物理特性限制,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的出现,无疑为传统液晶电视注入了新的活力,甚至有可能在未来完全取代LCD技术。
当然,QLED技术的最终发展目标,是与OLED一样实现“无背光化”的“电致发光”。虽然目前还未达到这一境界,但QLED技术已经通过一层量子点薄膜,利用量子点激发出的蓝光,有效增加了背光源的色域,从而提升了显示设备的色彩表现。
这种量子点增强薄膜是覆盖在背光源上的一层特殊薄膜,其中嵌入了大量的量子点。面板采用蓝色LED作为背光源,并在导光板中增加了量子点增强层。同时,传统LCD的背光模块(如LED光源、导光板、反光板等)和液晶模块(如棱镜板、液晶板、触摸层等)都得到了保留。这种设计方案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基于现有的LCD技术,无需对现有面板生产线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就能提供具有广色域的面板,从而满足市场对高质量显示设备的需求。
2)WOLED是如何工作的?
LG的OLED技术,特别是其WRGB OLED技术,在显示领域有着显著的地位。WRGB OLED技术通过使用白色OLED作为主光源,并添加额外的色滤光片,为每个像素分配红、绿、蓝三种颜色,实现了像素级的精确控制。这种技术使得OLED电视能够呈现真正的黑色,因为当需要显示黑色时,像素可以完全关闭,不发出任何光线。同时,由于只照亮应该亮的像素,OLED电视在显示色彩和细节方面表现出色,始终提供着现代电视中最好的画质之一。
然而,OLED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由于OLED电视依赖自发光的像素而不是强大的背光,其亮度受到OLED白色像素发光能力的限制。此外,为了分配颜色而添加的色彩滤镜会进一步限制感知亮度,导致图片变暗,整体颜色鲜艳度受到影响。为了克服这些限制,LG和其他制造商一直在探索提高OLED亮度的方法,如通过在像素结构中添加额外元素或增加白色像素的数量。但这些方法往往会缩短显示寿命并增加老化的风险。
尽管如此,LG的OLED技术仍然在不断创新和进步。通过优化像素结构、改进材料以及提升制造工艺,LG和其他制造商正努力克服OLED技术的局限性,以提供更高亮度、更长寿命和更鲜艳色彩的OLED电视。
总的来说,LG的OLED技术,特别是其WRGB OLED技术,在画质表现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但在亮度和色彩鲜艳度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LG的OLED技术将在未来继续引领显示领域的发展。
3)QD-OLED是如何工作的?
QD-OLED技术,作为显示技术的一种革新,其起点是基于OLED材料的面板。这项技术巧妙地利用蓝色有机发光材料产生蓝光层,进而激活量子点层,实现色彩的精准呈现。选择蓝光材料作为起点,原因在于它相较于产生红色或绿色波长的材料,具有更高的光能,这种高能量非常适合用于刺激量子点,使其发出纯净的有色光线。
然而,高能量输出也带来了一个挑战,即可能缩短显示面板的寿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QD-OLED技术通过调整蓝色层的排列,分散了亮度产生的负担,从而有效延长了QD-OLED的预期寿命。
在QD-OLED技术中,蓝光并非仅仅用于过滤产生颜色,而是作为激活量子点层的关键。每个像素由三个子像素组成:一个由原始蓝光组成的蓝色子像素,以及通过量子点转换得到的红色和绿色子像素。这三个子像素的颜色可以组合起来产生纯白的光,或者通过其他组合实现数百万种颜色,为显示带来了丰富的色彩表现。
简而言之,QD-OLED技术主要利用了量子点的两个关键特性:蓝色和色域。通过量子点的色彩转换,提升了显示亮度并扩大了色域。与WOLED技术相比,QD-OLED的红色和绿色是通过量子点的色彩转换得到的,而蓝色则是通过量子点本身的蓝色实现的。这种设计减少了背光透过彩膜造成的亮度损失,同时量子点激发出的背光具有更广的色彩空间,进一步提升了显示器的色域。
三星等厂商通过利用量子点激发出的蓝色作为蓝色子像素呈现,以及量子点激发出的更广色彩空间的背光,成功地在QD-OLED技术中实现了亮度提升和色域扩大的双重优势。这种技术创新为显示技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出色的视觉体验。
三星如何对QD-OLED进行色彩标定
——将OLED最佳特性与量子点半导体纳米粒子相结合。
调色,这门艺术在电影制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如同一位巧手的画家,在电影的“画布”上挥洒色彩,通过调整色彩、对比度和纹理,将故事中的情感与冲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这张“画布”,往往就是一台高精度的HDR视频监视器,它能够精准地再现广阔的色彩与亮度范围,确保电影制作者的创作意图得以完美呈现。
然而,在过去,想要获得这样一台性能卓越的监视器并非易事。高昂的价格和复杂的显示技术构成了难以逾越的门槛,特别是对于HDR调色这样的高成本活动而言。如今,驱动这些参考级显示设备的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RGB
OLED和光调制LCD。
RGB OLED监视器以其广色域、惊人的可视角度、图像均匀度以及快速的像素响应著称,但在达到参考级HDR亮度水平方面却面临挑战。同时,其设计初衷更多是为了覆盖DCI-P3和Rec.709色域,而非拓展至更广阔的Rec.2020色彩空间。
另一方面,LCD技术虽然通过持续直接背光或调制分区背光LED阵列来尝试达到参考级HDR亮度水平,但效率并不高,且存在离轴色偏、亮度和色度不统一以及像素响应时间较慢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WOLED显示设备应运而生。它们通过采用白/红/绿/蓝四种子像素的方式提高了亮度,但在HDR显示中却存在显色体积塌陷的问题。虽然WOLED能够保持较高的峰值亮度白色,但在重现其他非白色的明亮色彩时却显得力不从心,要么色彩过暗,要么欠饱和。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量子点OLED(QD-OLED)技术横空出世,成为了一种突破性的显示技术。它由三星公司开发,将OLED的最佳特性与量子点半导体纳米粒子相结合,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显示效果。
所以,虽然有时候WOLED解决方案被用作调色室中的客户监视器,但这些解决方案并不适合作为HDR调色的主要参考显示设备。
量子点,这些微小的半导体纳米晶体,其大小仅为2纳米左右,却拥有着可调试的光学属性。在QD-OLED显示设备中,它们被巧妙地置于红色和绿色子像素上方,由下方的蓝色OLED层激发。这种结构使得蓝色OLED发光源的色彩转换变得极其高效和均匀,从而得到纯度极高且分散的RGB光输出。
与LCD相比,QD-OLED无需经过多层偏振、液晶二极管和彩色滤光片,从而避免了色彩损失和亮度不均的问题。它的出现,不仅解决了传统显示技术存在的诸多难题,更为电影制作和其他需要高精度显示的应用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可能。
可以说,技术仍有进步空间,而一种突破性显示技术的出现现在实现了这种进步——它就是量子点OLED。
QD-OLED是一种对量子点纳米颗粒的全新应用——它由三星公司开发,结合了OLED的最佳特性(快速的像素响应、绝佳的对比度、低耗能、图像均匀而宽广的可视角度等)和量子点半导体纳米粒子。这种令人惊叹的技术背后的量子力学应用意义极其重大。去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就是授予了发现并开发量子点纳米粒子的研究员莫吉·G·巴旺迪、路易斯·E·布鲁斯和阿列克谢·埃基莫夫。
理解量子点OLED开创性的成就,要从更好地理解量子点本身开始。量子点是极其微小的半导体纳米晶体,小到只有2纳米。为了让大家有个概念:人的头发宽度大约是8万-10万纳米。当这些纳米粒子被做得足够小,它们的光学属性就可以根据它们的大小变得“可调试”到特定色彩波长。
在一台QD-OLED显示设备中,红色和绿色子像素上方的QD纳米晶体,由下方的蓝色OLED层的光子能量激发。不同于LCD——LED背板所发出的光必须经过多层偏振、液晶二极管和彩色滤光片,QD-OLED结构使得蓝色OLED发光源的色彩转换极其高效和均匀,得到纯度极高且分散开来的RGB光输出。
QD-OLED技术以其独特的色彩重现能力和发光形态,在显示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由于所有色彩均由三原色(RGB)构成,QD-OLED能够在亮度范围内实现相邻色彩的最小污染,从而精确地再现每一个色彩细节。这种精准的色彩表现力,对于追求极致画质的内容创作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QD-OLED的发光形态呈现出拱形或“朗伯体”发光模式。这种发光模式确保了光线在各个方向上都能均匀分布,无论观众从哪个角度观看,都能享受到高度一致的亮度水平和色彩表现。这种特性使得QD-OLED在显色体积色彩呈现方面表现出色,为观众带来了更加宽广和丰富的色彩体验。
此外,QD-OLED在低亮度下的功率控制也得到了显著增强。这意味着,在呈现最深邃的暗部细节时,QD-OLED依然能够保留住那些精致的细节,让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更加突出。
三星高级总监奇拉格·沙阿对QD-OLED技术充满了信心。他表示,这项技术融合了最优秀的材料工程、量子物理学和视觉科学,创造出了一种更为丰富且更有表达性的内容创作画布。随着QD-OLED技术的不断普及,三星期待与合作伙伴一起,进一步扩展这种创新显示技术的应用范围,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它所带来的极致视觉体验。
总的来说,QD-OLED技术以其卓越的色彩表现力、均匀的发光形态以及增强的低亮度功率控制,正在逐步改变着显示领域的格局。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QD-OLED有望成为更多领域中的首选显示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视觉享受。
三星QD-OLED带你体验生动色彩
超高清(UHD)技术的革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显示领域的发展,而高动态范围(HDR)与广色域(WCG)则是这场革命中的两大核心驱动力。这三者的完美融合——UHD、HDR、WCG,共同构建了满足现代消费者对于极致画质、鲜艳色彩以及细腻动态效果需求的基石。ITU BT 2020与ITU BT 2021两套国际标准的出台,正是为了支撑这一不断进化的生态系统,确保技术的规范与统一。
然而,现实情况是,多数市场上的显示设备在色彩再现上仍受限于BT.
2020标准所定义的有限色域。这意味着,尽管内容制作方可能提供了丰富的色彩信息,但终端显示设备却无法完全呈现出来,导致观众无法享受到原汁原味的色彩体验。
此时,QD-OLED技术的出现,犹如一股清流,为显示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通过量子点的精准色彩转换与OLED的卓越显示性能,QD-OLED技术使得显示设备能够突破传统限制,真正实现BT.2020甚至更广泛色域的色彩再现。这不仅意味着色彩的深度与丰富度得到了显著提升,更让HDR内容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能以更加真实、生动的形式展现在观众眼前。
因此,可以说QD-OLED技术的问世,标志着显示领域正迎来一场真正的“量子飞跃”。它不仅提升了显示设备的色彩表现能力,更为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应用的日益广泛,我们有理由相信,QD-OLED将成为未来显示领域的主流技术,引领超高清革命走向新的高峰。
如何评估色彩表现?
在比较现代显示设备的色彩表现时,将视野从SDR(标准动态范围)扩展到HDR(高动态范围)是至关重要的。HDR技术为显示设备带来了动态且更高的亮度,使得色彩表现更加丰富和真实。为了全面评估显示设备的色彩表现,我们需要考虑三个关键因素:色相(Hue)、纯度(Chroma)和明度(Value)。
首先,色相指的是色彩的基本属性,如红色、绿色、蓝色等。在HDR显示设备上,色相的表现应更加准确和鲜明,能够呈现出更接近自然色彩的效果。
其次,纯度或饱和度(Chroma)描述了色彩的浓度或纯净度。HDR技术通过扩展亮度范围,使得色彩能够呈现出更高的饱和度,从而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最后,明度(Value)或亮度是色彩表现中的另一个重要维度。HDR显示设备能够在更宽的亮度范围内显示图像,从深邃的黑暗到耀眼的光明,都能得到精准的表现。这使得画面中的细节更加丰富,对比度更加鲜明。
在评估UHD(超高清)HDR显示设备的色彩表现时,我们应该关注其在整个亮度范围内的色彩表现。这包括暗部细节、中间色调以及亮部高光的表现。优秀的UHD HDR显示设备应该能够在各个亮度水平上提供准确、鲜明且丰富的色彩表现。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HDR格式和色域标准也会影响色彩表现。例如,Dolby Vision和HDR10+是两种常见的HDR格式,它们各自拥有不同的色彩深度和亮度范围。而BT.2020色域标准则比传统的sRGB色域提供了更宽广的色彩空间。因此,在选择显示设备时,了解并比较这些不同标准和格式的色彩表现也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比较现代显示设备的色彩表现需要将视野从SDR扩展到HDR,并关注色相、纯度和明度这三个关键因素。同时,了解并比较不同HDR格式和色域标准的色彩表现也是提升观影体验的关键。
图源:https://vanseodesign.com/web-design/hue-saturation-and-lightness/
1 SDR:标准动态范围;
2 HDR:高动态范围;
3 来源:https://www.rtings.com/tv/tests/picture-quality/color-volume-hdr-dci-p3-and-rec-2020
将超越SDR色域,从三个重要因素分享QD-OLED的色彩表现:色域、色彩容积、色彩亮度。
QD-OLED标准提升的色彩表现
色域
三星的QD-OLED技术通过一项独特的创新,实现了显示技术的又一飞跃。这项技术将红色和绿色量子点材料直接打印到每一个子像素上,这与传统的WOLED(白色OLED加RGB像素)和LCD显示设备有着显著的不同。在后者中,色彩调整主要依赖于彩色滤光片,而QD-OLED则利用量子点色彩转换层来大幅提升色彩表现。
量子点,作为纳米级的半导体颗粒,能够吸收并重新发射特定波长的光,从而创造出极为纯净和鲜艳的色彩。在QD-OLED中,这些量子点被精确地放置在每个子像素中,使得每种原色都能以最高效的方式呈现。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QD-OLED的半峰全宽(FWHM)仅为20-40纳米,这一数值远低于其他自发光式显示设备。半峰全宽是衡量光谱宽度的一个指标,数值越小,意味着色彩纯度越高。QD-OLED的这一特性,得益于其细长型的光谱锥,使得每种原色都能以极高的纯度呈现,同时色彩之间的界限更加清晰,不易产生混色现象。
因此,在QD-OLED显示设备上,观众可以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色彩体验。每种原色都以其最本真的形式呈现,色彩组合更加准确,画面清晰度达到极致。这种卓越的色彩表现能力,使得QD-OLED在高端显示市场具有极强的竞争力,无论是用于家庭娱乐、专业设计还是其他对色彩要求极高的领域,都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总的来说,三星的QD-OLED技术通过精确的量子点放置和狭窄的半峰全宽,实现了色彩纯度和清晰度的双重提升,为显示技术带来了全新的突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日益广泛,QD-OLED有望成为未来显示领域的主流技术之一。
色彩容积
色彩容积(Color Volume)是评估显示设备色彩表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三维的视角来理解显示设备在其整个亮度范围内对色彩的再现能力。与传统的仅关注单一亮度水平下色彩表现的评估方式不同,色彩容积考虑了显示设备在所有亮度级别上能够展现的色彩范围。
想象一下,色彩容积就像是一个三维空间,其中一维代表亮度(从暗到亮),另外两维则代表色彩(通常是色相和饱和度)。在这个三维空间中,显示设备能够再现的色彩范围就构成了一个体积,这个体积的大小就直接反映了显示设备的色彩再现能力。
色彩容积越大,意味着显示设备在更广的亮度范围内都能呈现出更丰富、更准确的色彩。这对于观看高动态范围(HDR)内容尤为重要,因为HDR内容通常包含更广泛的亮度和色彩信息。如果显示设备的色彩容积有限,那么它可能无法完全再现HDR内容中的所有色彩和亮度细节,导致画面效果打折。
三星的QD-OLED技术通过精确的量子点色彩转换和优秀的亮度控制能力,实现了色彩容积的显著提升。这意味着QD-OLED显示设备能够在更广的亮度范围内呈现出更丰富、更生动的色彩,为观众带来更加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因此,在选择显示设备时,关注其色彩容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色彩容积越大的显示设备,通常能够提供更好的色彩表现和更广泛的适用范围,无论是用于家庭娱乐、专业设计还是其他对色彩要求较高的领域。
色彩容积
亮度统一——为了进行更加公平的比较,每种色彩容积的测量值都统一为该显示设备的峰值亮度性能。
色彩亮度
随着HDR内容的日益普及,无论是电影还是游戏领域,都在追求更加真实、生动的视觉体验。然而,在追求更高峰值亮度的同时,很多产品往往忽视了色彩饱和度和整体色彩保真度的重要性,导致用户体验并未达到预期。
有些自发光式显示设备为了提升峰值亮度,会采取添加白光的方式。虽然这样做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亮度,但却是以牺牲明亮色彩的饱和度为代价的。色彩饱和度的降低,意味着画面中的色彩看起来会更加暗淡、缺乏活力,从而影响整体的视觉效果。
人眼作为一种三色接收器,拥有对红、绿、蓝三种原色光特别敏感的视锥细胞。因此,在显示设备中,最理想的方式是通过精确控制红、绿、蓝三原色的组合来呈现色彩。QD-OLED技术正是基于这一原理,通过量子点的精确色彩转换,实现了每种原色的高质感呈现。
与其他技术相比,QD-OLED在保持高白色峰值亮度的同时,还能够确保整体色彩保真度不受影响。这是因为QD-OLED中的量子点能够吸收并重新发射特定波长的光,从而创造出极为纯净和鲜艳的色彩。这种独特的色彩呈现方式,使得QD-OLED在显示HDR内容时能够展现出更加细腻、丰富的色彩层次和更高的动态范围。
因此,对于追求极致视觉体验的用户来说,选择一款具备高色彩容积、高亮度且色彩保真度优秀的显示设备至关重要。而QD-OLED技术凭借其卓越的色彩表现能力,无疑成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的理想选择。无论是在家庭娱乐还是专业设计领域,QD-OLED都能够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
色彩亮度
在色彩科学中,加色法是一种通过混合不同波长的光来创造新色彩的方法。当我们将红、绿、蓝三种原色光以不同的比例混合时,可以产生出可见光谱中的几乎任何一种色彩。这种色彩混合方式在显示设备中尤为重要,因为它决定了设备能够呈现的色彩范围和鲜艳度。
然而,有些显示技术为了追求更高的亮度,引入了包含白色子像素的“四原色”图像增强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亮度,但却牺牲了色彩保真度。因为白色子像素的加入,实际上是在用白色光来“稀释”原本应由红、绿、蓝三原色混合而成的色彩,导致色彩看起来不够鲜艳,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显得黯淡。
WOLED(白色OLED加RGB像素)就是一种采用这种四原色显示方法的显示技术。它通过使用白光来增强亮度,但这也意味着在显示明亮色彩时,色彩会显得“没那么”鲜艳。而在屏幕上较暗的区域,由于白色子像素的干扰,色彩甚至可能显得有些黯淡和失真。
相比之下,QD-OLED显示设备则采用了更为纯粹的加色法色彩混合方式。它没有引入额外的白色子像素,而是依靠量子点色彩转换层来精确控制红、绿、蓝三种原色的混合比例。这使得QD-OLED能够在整个亮度范围内都显示出极其鲜艳的色彩,而不会因为亮度的提升而牺牲色彩保真度。因此,QD-OLED显示设备在色彩容积性能上表现出色,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加真实、生动的视觉体验。
总的来说,加色法色彩混合方式是显示设备中色彩呈现的基础。而QD-OLED通过精确的量子点色彩转换和纯粹的加色法色彩混合方式,实现了色彩容积性能的卓越表现,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
RGB和 WRGB的像素结构
眼见为实
在您提供的描述中,您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采集QD-OLED电视和WOLED电视的光谱图数据,并利用CIE色貌模型(特别是CIECAM02及其后续发展CAM16)来分析这些数据,以评估两种显示设备在亮度和色彩鲜艳度方面的表现。这种方法非常科学且严谨,它结合了人类视觉感知的特性和显示技术的实际表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客观评估显示设备色彩性能的方式。
通过输入并处理XYZ线性光中的光谱数据,您能够模拟出人眼在不同显示设备下对色彩和亮度的感知。CIECAM02和CAM16模型考虑了多种因素,如亮度适应、色彩对比度和色彩饱和度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我们对图像的整体感知。
进一步地,您通过添加色彩模型改进,将人类感知图像亮度的方式、整体色彩感知对该亮度的依赖,以及窄带原色(如QD-OLED中的纯原色)的应用纳入考虑范围。这使得分析更加全面和准确,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消费者在观看不同显示设备时的实际体验。
最终,您通过高级色彩模型的输出展示了从打印用于参考的XYZ数据派生出的标准RGB图像,并计算了每种显示设备上显示的图像的亮度,从而得出了鲜艳程度的评估。这种新的色彩分析清楚地展示了为什么消费者会感觉QD-OLED比其他显示设备更加“鲜艳”和“明亮”。
QD-OLED 2024最新进展
1.1最先进的技术
2024年的显示产品确实展现了令人瞩目的技术进步。通过Quantum Enhancer技术,不仅将峰值亮度提升至惊人的3000尼特,还成功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这对于提升用户体验和满足高标准显示需求至关重要。同时,刷新率的提升至360Hz,意味着在快速动态画面中能够呈现更加流畅、无拖影的视觉效果,这对于游戏玩家和影视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此外,更先进的Pico Inkjet技术的应用也进一步提升了分辨率,使得画面细节更加细腻、清晰。这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共同推动了显示技术的边界,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
回顾显示技术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30年代的CRT电视问世,到21世纪初LCD的兴起,再到以OLED为光源的OLED电视的出现,每一次技术的飞跃都引领了显示行业的潮流。而QD-OLED作为三星显示公司采用量子点技术开发的最新成果,更是将显示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与传统OLED相比,QD-OLED的优势在于其自发地将OLED中的光能转换为色彩,而不是通过彩色滤光片来显示色彩。这种转换方式不仅提高了色彩的纯度和鲜艳度,还使得QD-OLED在色彩表现上更加出色,能够呈现出更加宽广的色域和更加真实的色彩效果。
因此,将QD-OLED称为当今最先进的显示技术并不为过。它不仅在亮度、刷新率、分辨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提升,更在色彩表现上实现了质的飞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QD-OLED有望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1.2 图像质量评估
显示设备的核心使命在于精准无误地再现原始画面,确保观众能够体验到与内容创作者意图高度一致的视觉盛宴。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显示面板技术的评估必须围绕其内容重现能力展开。以下,我们将从生动程度、保真度以及适合性三个维度,深入探讨QD-OLED技术为何能在这三个方面均展现出卓越的表现。
生动程度:自然与真实的视觉体验
生动程度关乎画面呈现的流畅性、连续性和自然感,它要求显示设备能够还原人眼所见的真实世界。QD-OLED技术通过其独特的量子点色彩转换机制,实现了对红、绿、蓝三原色的精准控制,从而能够呈现出更加宽广的色域和更高的色彩饱和度。这意味着,无论是绚烂的自然风光还是细腻的人物肤色,QD-OLED都能以更加接近人眼感知的方式呈现出来,带来前所未有的生动视觉体验。
保真度:与内容创作者意图的完美对齐
保真度是评判显示设备能否准确再现原始内容的关键指标。对于影视制作、游戏设计等领域的内容创作者而言,他们精心创作的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QD-OLED技术凭借其出色的色彩管理能力和高对比度表现,能够确保画面中的每一个色彩、每一个光影变化都与内容创作者的意图高度一致。这种高度的保真度,使得观众在欣赏作品时,能够感受到创作者想要传达的每一个细微情感和艺术效果。
适合性:兼顾性能与用户体验
除了生动程度和保真度外,显示设备的适合性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要求显示设备在提供卓越画质的同时,还能满足用户在日常使用中的各种需求。QD-OLED技术在这方面同样表现出色。其自发光特性带来了极低的延迟和超高的刷新率,使得无论是观看高速运动的体育赛事还是畅玩快节奏的游戏,都能享受到流畅无阻的视觉体验。同时,QD-OLED还具备出色的能效比和长寿命特性,降低了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高效的使用体验。
QD-OLED技术在生动程度、保真度和适合性三个方面均展现出了卓越的表现。它不仅能够精准再现原始画面,还能为观众带来自然、真实的视觉体验;同时,它高度保真于内容创作者的意图,确保了观众能够感受到创作者想要传达的每一个细微情感;最后,它还兼顾了性能与用户体验,使得用户在日常使用中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因此,QD-OLED无疑是当前显示技术中的佼佼者,值得每一位追求高品质视觉体验的用户期待和选择。
一台显示设备就好比传达世界的窗口。这些窗口不应给现实生活中的使用带来不便。下面,我们将会详细讲解
QD-OLED 为何在生动程度、保真度和适合性方面都有最出色的表现。
从左至右依次为:背板、蓝色OLED层、打印量子点层、显示层
2023年,三星QD-OLED 面板技术所获奖项
2.生动程度
2.1高分辨率:140ppi(31.5英寸UHD)
在OLED技术中,堆叠结构的选择对制造高分辨率产品的难度有着显著影响。背板(Back plane,缩写BP)作为驱动像素的开关,虽然不直接参与光的传输,但其位置和设计对于光的利用效率至关重要。
传统OLED技术通常采用“底部发光”式结构,这种结构中,背板位于发光层的下方。由于背板本身不透明,它会遮挡从发光层中发出并试图通过彩色滤光片的光。这种遮挡效应不仅降低了光的利用效率,还增加了制造高分辨率产品的难度。因为随着像素密度的增加,每个像素点发出的光需要更精确地控制,以避免相邻像素之间的光串扰和色彩失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先进的OLED技术采用了不同的堆叠结构。例如,顶部发光结构将发光层置于背板的上方,从而避免了背板的遮挡效应。这种结构使得更多的光能够直接射出,提高了光的利用效率,并有助于实现更高的分辨率和更鲜艳的色彩。
此外,还有一些技术通过优化背板材料和设计来减少其对光的遮挡。例如,使用透明导电材料作为背板的电极,或者使用微透镜阵列等技术来聚焦和导向光线,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光的利用效率和显示质量。
总的来说,堆叠结构的选择对OLED技术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未来我们有望看到更多优化的堆叠结构出现,从而推动OLED技术向更高分辨率、更鲜艳色彩和更低功耗的方向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堆叠结构外,OLED技术的分辨率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像素电路设计、制造工艺、材料选择等。因此,在制造高分辨率OLED产品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优化整个制造流程。
背板(BP)是驱动像素的开关
每个像素的开关占据一定的面积。当为了高分辨率而减小每个子像素的尺寸时,阻挡光的区域面积相对地变得更大,从而导致亮度降低。对比之下,QD-OLED的“顶发光式”结构没有遮挡光的区域,因此即使像素尺寸减小,也不会受到BP 的影响。
在探讨高分辨率显示技术时,像素结构的设计显得尤为关键。传统OLED技术采用“底部发光”结构,这意味着每个像素的开关(即背板部分)会占据一定面积,并且会遮挡部分光线。随着像素尺寸的减小,为了追求更高的分辨率,遮挡光的区域面积相对地变得更大,导致实际可用的发光面积减少,进而引起亮度下降。这一问题在高分辨率显示设备中尤为突出。
相比之下,QD-OLED的“顶发光式”结构则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在这种结构中,发光层位于背板的上方,因此没有遮挡光的区域。即使像素尺寸减小,也不会受到背板(BP)的影响,从而能够保持较高的亮度水平。这一特点使得QD-OLED在高分辨率显示领域具有更大的潜力。
进一步地,Pico Inkjet技术的应用为QD-OLED提供了更加精细的像素控制。这种技术使得QD-OLED
31.5英寸UHD显示设备能够实现最佳性能,不仅拥有自发光显示设备所具备的快速响应时间,还得益于量子点的丰富色彩表达能力,呈现出比传统OLED更加生动、鲜艳的色彩。这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因为他们可以享受到更高分辨率下更加逼真的游戏画面。
然而,QD-OLED的潜力远不止于此。我们预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QD-OLED技术不仅会被游戏玩家所积极采纳,还将广泛应用到其他领域。例如,在内容制作与设计领域,高分辨率监视器对于呈现细节至关重要。QD-OLED技术凭借其出色的色彩表达和亮度表现,有望为这些领域提供更加优越的解决方案。
QD-OLED技术以其独特的“顶发光式”结构和Pico Inkjet技术的支持,在高分辨率显示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优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我们有理由相信,QD-OLED技术将会在未来的显示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并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出色的视觉体验。
QD-OLED已为OLED 显示设备家族新添了全球首条140ppi 240Hz的产品线。该技术受到许多品牌的合作邀请,自2024年的戴尔开始,并将继续扩展至其他品牌。我们将继续努力提升分辨率,旨在未来2-3年内将分辨率更优秀的产品推向市场。
2.2感知亮度:XCR(感知颜色范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确实经常将“亮度”(Luminance)和“明度”(Brightness)这两个术语混用,尽管它们在科学上有着明确的区分。亮度是一个客观的物理量,用仪器测量光源发出的光的强度,通常以尼特(nit)为单位,它直接反映了显示设备发光强度的性能,并且便于与过去的显示技术(如CRT)进行比较。而明度则更多地关联于人的主观感受,是光线照射到人眼视网膜上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时,人们所产生的明暗感觉。由于明度受到个体差异、环境光线、观察角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难以像亮度那样进行精确测量。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两个屏幕的明度相同,人们也可能会因为色彩饱和度的不同而感知到不同的明亮程度。高饱和度的色彩往往给人一种更加明亮、生动的视觉印象。基于这一观察结果,三星显示公司提出了感知颜色范围(XCR,eXperienced Color Range)的概念,旨在更全面地评估显示设备在色彩呈现方面的性能。
国际半导体设备材料协会(SEMI)经过与显示设备行业、制造商以及相关学术界和组织机构的深入讨论,最终将感知颜色范围的测量方法确定为国际标准。这一标准的确立,不仅为显示设备的性能评估提供了更加科学、全面的依据,也推动了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感知颜色范围(XCR)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显示设备色彩呈现性能日益增长的关注。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观看高清电影、玩沉浸式游戏,还是进行专业的图形设计、视频编辑等工作,都需要显示设备能够提供更加真实、生动的色彩表现。因此,XCR作为评估显示设备色彩性能的重要指标,对于推动显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亮度(Luminance)和明度(Brightness)虽然在日常用语中常被混用,但它们在科学上有着明确的区分。而感知颜色范围(XCR)的提出和标准化,则为评估显示设备的色彩呈现性能提供了更加科学、全面的方法,有望推动显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如下图所示,即使是在明度相同的屏幕上,人们会感觉更高饱和的色彩更加明亮、生动。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亮度条件下,饱和度更高的色彩看起来更清晰、更明亮。基于此,三星显示提出了感知颜色范围(XCR,eXperienced Color Range)的概念,而国际半导体设备材料协会(SEMI)经过与显示设备行业、制造商及相关学术界和组织机构进行的长期讨论,将这一测量方法确定为国际标准。
相同亮度 不同明度
XCR量化了感知亮度,并且,考虑到色彩与亮度之间的影响,XCR规定了一种方法来计算人眼实际感受到的光度水平。因此,即使是在相同的亮度下,XCR更高意味着用户感受会更加明亮。
XCR(感知颜色范围)作为一项创新的评估指标,成功地将色彩与亮度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了量化,从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为精确的方式来衡量人眼实际感受到的光度水平。这一指标的重要性在于,它揭示了即便在相同的亮度条件下,由于色彩饱和度和色彩管理技术的差异,用户所感知到的亮度也会有所不同。
根据三星显示采用的XCR测量方法所得出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亮度设定为400尼特的65英寸电视上,QD-OLED的XCR值相当于258尼特,而传统OLED的XCR值则为223尼特。这意味着,尽管两者的实际亮度相同,但QD-OLED屏幕在用户感知上却要亮出约20%。这种差异主要归功于QD-OLED技术所具备的高色彩饱和度和出色的色彩管理能力,它们共同作用下,使得屏幕上的图像看起来更加明亮且生动。
这一发现对于消费者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在购买显示设备时,他们不仅关注设备的实际亮度,更重视的是自己在使用过程中所能感知到的亮度。XCR指标的提出,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更为直观且科学的评估标准,帮助他们更好地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显示产品。
同时,对于显示设备制造商而言,XCR也是一个极具价值的参考指标。它促使制造商在研发新产品时,不仅要关注亮度这一传统参数,更要注重色彩饱和度和色彩管理技术的优化,以提升用户的整体视觉体验。
正如下图所示,生动的色彩让你感觉更明亮。
相同亮度下,体感亮度不同导致色彩差异
3.保真度
3.1色彩准确度
由于QD-OLED 仅用三原色光(R,G,B)重现图像,因此白色光的最高亮度和R,G,B峰值亮度的总和是一样的。换句话说,在任何亮度下,色彩在QD-OLED 上都能准确显示。
对比之下,传统OLED采用白色子像素来补偿不足的亮度,因此随着亮度提高,白色光的比例也会增加,色彩表现就会不准确或有限。由于白色的影响,就会出现“欠饱和”的状态,即纯色的饱和度降低,看起来像被漂白了。因此,高亮度下传统OLED 显示的色彩就不是纯RGB,而是欠饱和的RGB。
QD-OLED的色彩准确度已经得到了引领世界色彩标准的彩通的认证。三星成为全球首个完成彩通认证的面板制造商(2023年6月)。这表明QD-OLED能准确地显示彩通开发的彩通配色系统(PMS)中的2100多种色彩,以及彩通肤色中的110多种色彩,再一次证明QD-OLED 在色彩准确度方面是全球最好的显示技术。
3.2显色体积
在过去,显示设备行业主要依赖“色域”这一概念来评估色彩表现能力,它描述了在固定亮度下,显示设备能够展现的色彩范围。在标准动态范围(SDR)图像占据主流的时代,二维色域作为评估标准已经足够,因为它能够很好地反映显示设备在特定亮度条件下的色彩还原能力。
然而,随着高动态范围(HDR)技术的兴起,内容创作者开始追求在更广泛的亮度水平下呈现逼真图像的能力。HDR技术能够展现更丰富的亮度和色彩细节,使得图像更加生动和真实。因此,仅仅依赖二维色域来评估显示设备的色彩表现能力已经显得力不从心。
为了更全面地评估显示设备在HDR条件下的色彩表现,我们引入了“显色体积”这一概念。显色体积是在三维空间中展现色彩重现能力的方式,它通过在二维色域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亮度维度,从而能够更准确地描述显示设备在不同亮度水平下的色彩表现。
如下图所示,从二维色域的角度看,某些色彩可能看起来是单一的,但从三维显色体积的视角来看,这些色彩实际上可能包含不同的亮度层次和细微的色彩差异。显色体积的引入,使得我们能够更精细地评估显示设备在复杂光线条件下的色彩还原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HDR内容的需求。
随着HDR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显色体积已经成为评估显示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对于画质要求的日益提高,显色体积将会在显示设备行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显示设备制造商也将不断努力提升产品的显色体积性能,以满足市场对于高质量图像呈现的需求。
在不久的将来,随着HDR技术的广泛普及和消费者对高质量图像呈现的日益追求,显色体积将成为衡量显示设备是否能准确、逼真地显示HDR图像的关键参数。这一参数的引入,不仅更加全面地反映了显示设备在亮度、色彩及色彩准确性方面的综合能力,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科学的选购依据。
传统OLED技术在高亮度条件下往往会出现色彩饱和度下降,即“欠饱和”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其色彩表现受到亮度变化的制约。相比之下,QD-OLED技术则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它采用R、G、B三原色直接显示色彩和亮度,因此其色彩准确性不会因亮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这一特性使得QD-OLED在高亮度条件下依然能够保持出色的色彩表现力,为观众带来更加真实、生动的视觉体验。
从具体的性能指标来看,以BT.2020作为参考标准,QD-OLED的色域覆盖范围高达90%,远超传统OLED的76%。这意味着QD-OLED能够呈现更多、更丰富的色彩,满足用户对色彩多样性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在色彩容积方面,QD-OLED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26%,而传统OLED仅为78%。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QD-OLED在色彩表现力上的巨大优势,它不仅能够呈现更多的色彩,还能够在更广泛的亮度范围内保持色彩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QD-OLED技术凭借其出色的色彩表现力和色彩准确性,在显色体积这一关键参数上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未来,随着HDR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对高质量图像呈现的追求,QD-OLED技术有望在显示设备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为观众带来更加震撼、逼真的视觉盛宴。
3.3暗部细节
在显示技术中,子像素的结构和运作方式对于准确表达创作者的意图至关重要。当子像素仅使用三原色(红、绿、蓝)光时,亮度与给定信号的显示步骤保持一致,这意味着显示设备能够精确地按照创作者设定的色彩和亮度来呈现图像。这种直接的对应关系确保了图像的色彩准确性和亮度一致性,从而让观众能够准确地感受到创作者的创作意图。
然而,在采用白色子像素的W-RGB结构中,情况就有所不同。
在这种结构中,白色子像素被引入以增强亮度表现,特别是在高亮区域。但在低灰度区域(即暗部),为了保持色彩的准确性,显示设备会主要依赖RGB子像素来表现色彩和亮度。然而,当亮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白色子像素会开始工作,以补充RGB子像素在亮度上的不足。这种切换机制导致色彩或亮度的条件变得不连续,因为白色子像素的引入会改变原本由RGB子像素单独控制的色彩和亮度关系。
这种不连续性在低灰度区域中尤为明显,因为人眼对暗部的变化比对亮部更加敏感。当白色子像素开始工作时,它可能会引入额外的亮度,导致暗部的色彩和亮度出现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虽然可能很小,但足以让观众察觉到屏幕的不自然感。
因此,在采用W-RGB结构的显示设备中,如何平衡白色子像素的使用与RGB子像素的色彩表现,以确保在整个亮度范围内都能保持色彩的准确性和屏幕的自然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挑战。这需要精确的色彩管理和亮度控制技术,以确保在不同亮度条件下都能呈现出连续、自然的图像效果。
在于传统OLED屏幕中,尤其是在处理明暗区域临界处的亮度变化时,当白色子像素开始发亮以补充亮度时,可能会出现亮度变化不自然的情况,这与创作者的意图相悖,并且有时这种渐变的不连贯会以色带形式出现,影响观看体验。
关于2023年新产品中用户反馈的透镜状层增加亮度后色带再次出现的问题,这可能与屏幕技术的改进和优化过程中的挑战有关。透镜状层的设计初衷可能是为了提高亮度,但在实际应用中,它可能与其他屏幕组件或显示技术产生交互作用,导致色带等问题的出现。
要解决这个问题,制造商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屏幕设计,包括调整透镜状层的材料和结构,以及改进屏幕的色彩管理和亮度控制技术。同时,用户反馈也是非常重要的,制造商应该密切关注用户的使用体验,并根据反馈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
此外,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以更好地平衡亮度、色彩准确性和观看体验之间的关系。例如,一些先进的显示技术已经开始探索如何更精确地控制每个子像素的发光,以实现更平滑的亮度变化和更准确的色彩表现。
总的来说,显示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迭代和优化的过程,制造商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满足消费者对于更高质量显示效果的需求。正如下图中的传统OLED的实际屏幕,当白色子像素在明暗区域临界处开始发亮时,亮度变化表现得不太正常,与创作者的意图正相悖。有时这种渐变不连贯会以色带形式出现。之前的传统OLED通过抖动来降低亮度水平,但2023的新产品部分用户反馈意见认为,为了增加亮度而添加透镜状层后色带会再次出现。
传统OLED 中,由于渐变不连续产生的色带
4.适合性
4.1发热
自发光显示技术,如OLED,因其每个像素都能独立控制开关,所以带来了出色的对比度和色彩表现。然而,这种技术也伴随着一定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像素开关过程中产生的负载和随之而来的发热问题。当屏幕显示明亮的图像时,相关像素会承受更大的负载,导致局部发热加剧。
提高OLED的发光效率是降低这种发热风险的关键。高效的OLED光源意味着在产生相同亮度时,所需的负载更低,从而减少了发热。这不仅有助于延长显示设备的寿命,还能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因为过热可能会导致图像质量下降或设备故障。
根据Samsung Display的测量数据,QD-OLED和传统OLED在表面温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QD-OLED的表面温度能够保持在相对较低的55摄氏度以下,而传统OLED则可能超过70摄氏度,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超过80摄氏度。这种温差不仅反映了两者在发光效率上的差异,也直接关联到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和设备的安全性。
QD-OLED之所以能在温度控制方面表现出色,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独特的量子点技术。量子点能够更高效地转换电能为光能,减少了能量损失和发热。相比之下,传统OLED可能由于结构或材料限制,在发光效率上稍显逊色,导致更高的负载和发热。
平均图像电平(APL)与OLED显示设备负载和发热之间的关系,当APL较高,即白色区域占整个屏幕的比例较大时,传统OLED可以利用白色子像素来分担RGB子像素的负载。因为白色子像素的亮度贡献可以使得整体亮度达到所需水平,而无需过分依赖RGB子像素的高亮度输出,从而降低了每个像素的负载和相应的发热。
然而,当图像的色彩饱和度较高,或者需要在没有白色子像素帮助的情况下提高特定色彩的亮度时,情况就不同了。在这种情况下,RGB子像素需要承担更大的负载来产生所需的色彩和亮度。由于RGB子像素的发光效率可能不如白色子像素,因此它们需要更多的电流来驱动,这就会导致负载增加,进而使温度上升。
这种发热现象对OLED显示设备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因为它可能导致烧屏或图像残留等问题的出现。烧屏是指屏幕在长时间显示固定图像后,该图像可能会永久性地留在屏幕上,即使切换到其他图像也无法完全消除。图像残留则是指在短时间内切换图像时,前一个图像的残影可能会短暂地出现在新图像上。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OLED显示设备的制造商需要不断优化屏幕设计,提高发光效率,以及开发更有效的散热技术。此外,用户在使用OLED显示设备时也需要注意避免长时间显示固定图像,以及定期调整图像设置,以减少烧屏和图像残留的风险。
总的来说,虽然OLED显示技术在色彩表现力和对比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发热问题仍然是其需要克服的主要挑战之一。通过技术创新和用户使用习惯的调整,我们有望在未来看到更加稳定、可靠的OLED显示设备。如果平均图像电平(APL,即白色区域面积占整个屏幕的比例)较高,那就意味着白色区域占整个屏幕的比例较大,那么传统
OLED就能在白色子像素的帮助下减少每个像素的负载。但如果色彩饱和度较高,或必须在没有白色子像素帮助的情况下提高色彩亮度,那么负载就会增加,温度也会随之升高。正如下文将谈到的,这种发热现象预计会导致烧屏或图像残留,这是OLED 显示设备的主要问题之一。
4.2 烧屏
烧屏问题确实是OLED显示器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这主要源于其使用有机物作为光源,因此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自OLED显示技术问世以来,制造商们就一直在努力寻找减少烧屏现象的方法。
通过实时测量每个像素的负载并找到最佳条件,已经有效地改善了屏幕的烧屏现象。此外,QD-OLED还采用了IntelliSense2.0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屏幕的均匀度。这些技术进步不仅减少了烧屏的风险,还提升了显示质量。
另一方面,传统OLED显示器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出现亮度降低的问题。根据Rtings的评估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在2400小时后,传统OLED的亮度降低了约14%,而QD-OLED则表现出了更好的稳定性。这一数据进一步证明了QD-OLED在减少烧屏和保持亮度稳定性方面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烧屏评估是一个耗时较长的过程,因此目前的结果可能只是初步的观察。然而,即使在当前阶段,我们也可以看出QD-OLED在减少烧屏现象方面表现出色。随着评估时间的延长,我们期待能够获得更加准确和全面的结果。
总的来说,QD-OLED技术通过实时测量像素负载、优化屏幕均匀度以及采用高效的蓝色OLED光源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烧屏现象的发生。相比之下,传统OLED显示器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出现更明显的亮度降低和烧屏现象。因此,对于追求长期稳定性和高质量显示效果的消费者来说,QD-OLED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下图是Rtings 目前为止(2023年10月)发布的传统OLED 和QD-OLED的评估结果。在1200小时之前,两种产品与初始状态都没有产生太大差异,但在2400小时后可以看到出现变化。从目前的结果来看,我们很难评定QD-OLED 存在较大的亮度变化,但传统OLED 的亮度降低了约14%。加上QD-OLED 已经评估的3600小时的结果,传统OLED 的评估将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但仅在2400小时的评估结果中就表明,传统OLED 与QD-OLED 不同,甚至在第二代和第三代中也能看到一些变化。
换句话说,就传统OLED 而言,在相同的APL 下与现有产品相比,在Rtings的评估结果中可见,使用微透镜层来额外增强亮度的产品出现了亮度降低。据此可推测,额外的层及其亮度增强技术可能是导致烧屏风险出现的因素之一。
4.3有害蓝光
QD-OLED产品已获得全球认证公司SGS 的Eye Care 认证,以及眼健康组织EyeSafe 的EyeSafe2.0 认证,证明其有助于保护消费者视力。
通过SGS 认证可以看出,相比LCD,有害蓝光在QD-OLED 的整体平均屏幕中的比例降低了约40%至50%。在2022年升级为最新方法的EyeSafe 2.0认证中,QD-OLED获得了与SPF 类似意义的40以上的RPF,以显示其护眼程度。这得益于QD-OLED 的特性,它能从技术上优化并应用于每个RGB 子像素。
5.具有历史意义的QD-OLED
5.1 最佳画质
如前所述,QD-OLED这种显示技术的原理是:位于显示设备前方的量子点从蓝色OLED 层中接收能量,使每个单独的子像素发光,这样就可以早于预期地生产出离轴观看视角绝佳且高分辨率的产品。
QD-OLED通过量子点材料接收蓝色OLED层发出的能量,并转化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从而实现了每个单独子像素的发光。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离轴观看视角和分辨率,还因其独特的像素结构(仅由R、G、B子像素组成,没有白色子像素)而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QD-OLED与传统OLED在画质上的差异主要源于其色彩产生的机制。传统OLED通常包含白色子像素,用于在高亮度区域分担RGB子像素的负载。然而,这种结构可能导致色彩表现的不连续性和亮度变化的不自然性。相比之下,QD-OLED由于没有白色子像素,能够更准确地控制每个RGB子像素的发光,从而实现更平滑的色彩过渡和更自然的亮度变化。
此外,QD-OLED使用的量子点材料也为其带来了显著的优势。量子点具有出色的色彩转换效率,能够将蓝色OLED的光高效地转换为其他颜色的光,从而提高了整体的色彩饱和度和亮度。这种高效的色彩转换不仅使得QD-OLED在画质上表现出色,还降低了能耗和发热的风险。
因此,尽管有人可能会将QD-OLED视为传统OLED的一种变体或改进版,但实际上它是一种全新的显示技术,具有独特的色彩产生机制和显著的画质优势。对于追求最佳画质的消费者来说,QD-OLED无疑是一个值得期待的选项。
因此在过去的两年中,QD-OLED已经被许多显示领域的专家和使用过QD-OLED 产品的消费者评价为是在各种媒介中都能展现最佳画质的显示技术。即使传统的OLED 技术去除白色子像素,并将结构改为RGB结构,也无法准确预测是否能够保持当前的亮度,但可以预见的是,这需要新的投资,如时间和资金。由此可见,传统OLED 和QD-OLED 的区别非常明显,而二者的画质也必然有较大差异。有人说这只不过是同样的OLED显示设备搭配自发光式背光。但QD-OLED 使用的是量子点材料,并且产生色彩的机制截然不同。这与传统OLED 绝对是一种不同的技术,可以说是以最佳画质准确重现画面的最优秀的显示技术。
5.2显示技术的飞跃
QD-OLED不仅继承了传统OLED技术中卓越的HDR表现力和快速的响应时间,更通过量子点的引入,实现了准确且广色域的色彩表现。这种色彩表现的提升,使得QD-OLED能够呈现出更加清晰、生动的画质,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内容之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
QD-OLED的画质水平是其他显示技术难以匹敌的。这得益于其独特的色彩产生机制,即利用量子点材料将蓝色OLED的光高效地转换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从而实现了更广泛、更准确的色彩表达。这种色彩表现力不仅满足了内容制作者对于色彩还原的高要求,也让观众能够更真实地感受到内容所传达的情感和氛围。
体验过QD-OLED的人往往会被其卓越的画质所打动,甚至认为它是画质水平最佳的显示设备。这种感受是自然而然的,因为QD-OLED的画质表现确实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人难以忘怀。正如您所比喻的,使用过LCD的客户没有再回头使用CRT设备一样,体验过QD-OLED的客户也很难再被其他显示技术所吸引。
从CRT到LCD的转变是显示技术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它带来了更轻薄的屏幕、更低的能耗以及更稳定的画质表现。而如今,QD-OLED的问世则标志着显示技术又一次重大的突破,它将以全新的画质标准和视觉体验引领未来显示设备的发展。
在2022年1月,当QD-OLED首次亮相时,它就以其卓越的画质表现、准确的色彩还原以及出色的亮度控制能力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QD-OLED技术不断成熟和完善,它已经在显示设备市场上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现在,我们正处于QD-OLED技术发展的关键时刻。它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对显示设备的认知和期待。QD-OLED不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画质体验,还以其独特的色彩表现力和广泛的色域覆盖,为内容创作者和观众带来了更加真实、生动的视觉享受。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QD-OLED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扩大,它将会成为未来显示设备的主流选择。无论是家庭娱乐、专业设计还是商业展示等领域,QD-OLED都将以其卓越的画质表现和稳定的性能,为用户带来更加出色的视觉体验。
而现在,我们现在正在共同见证QD-OLED在显示设备历史上留下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刻。这是显示技术发展的一次重要跨越,也是我们迈向更加美好视觉未来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