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虎图像在制作完成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杨阿苗民居”虚拟数字化保护工程项目之后,又有幸得到河南省有关部门领导的青睐,携手打造“中国最古老的地下建筑文明”地坑院数字化保护工程。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地坑院外景)
与闽南民居杨阿苗虚拟仿真项目不同,这次的“地坑院”项目,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境内有着上百个这样的地下村落,村民们在平地上挖出一个深达6至7米左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深坑,然后再在坑的四壁凿挖8至12孔窑洞居住,在当地被称为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在全国是独有的建筑方式,是民居史上的一大奇观,具有很高的纪念和研究价值。

(站在地面上看地坑院)

(地坑院的大门)
随着“退宅还田”政策的执行,经济富裕农民对地坑院的毁弃,河南农村的“地下村庄”的妙景不复存在。2003年,国家土地部门在陕县两个村庄搞试点。试点之后就是大规模的行动。在陕县一些大的村庄最初的地坑院拥有量都在数百,而行动过后,除了一些比较贫穷,实在盖不起房子的村民家的地坑院得以保留外,绝大多数的坑院都被销毁,保护地坑院这个工作成了一项与时间赛跑的紧迫任务!

(地坑源院的现状不容乐观----------快要倒塌的地坑院)

(地坑源院的现状不容乐观-------被废弃的地坑院)
数虎图像科技是中国最早从事虚拟互动演示的制作服务型企业,也是国内最专业的数字体验综合服务供应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浪潮中数虎图像一马当先的承担起了数字化保护“非遗”的重担。
数虎图像凭借良好的服务态度和制作水准,完成了杨阿苗民居虚拟仿真项目,并积累了民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相信“地坑院”数字化保护工程一定能圆满成功,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