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谈迪士尼的“洞穴”技术探索与数字沉浸式展厅
沃尔特·迪士尼幻想工程(WDI)的创意技术总监阐释了这家娱乐巨头在虚拟现实上面所做的工作。迪士尼从上世纪 80 年代就一直在研发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并且在艾波卡特中心(Epcot)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以及推出了一系列的硬件和软件原型产品,其中包括包装成“迪士尼探索”(Disney Quest)项目的深度体验。但随着一些消费级设备——比如任天堂(Nintendo)的 Virtual Boy——在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折戟沉沙,人们对头戴设备的兴趣也消退了,直到 Oculus Rift 最近引领这股潮流复苏。
WDI团队继续对虚拟现实进行思考,但是从不同的角度实现它。他们没有让你在面前放上显示器,而是开始研究“洞穴”(caves),即使用高分辨率的显示器包围你的视野。这种体验的一个简化版本在迪士尼的“翱翔加州”(Soarin’ Over California)项目中有所展示,它会直接让你坐到一块播放IMAX 70mm 视频的巨型屏幕前面。
“洞穴”解决方案的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减少一些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可能引起人晕眩的因素,迪士尼不是实现立体的 3D 效果,而是利用动作追踪技术呈现看起来具有景深的 2D 图像。
自那时起,迪士尼就在利用动作追踪和大规模 4K 分辨率投影技术推进这一概念。在巴黎迪士尼乐园,其中的“料理鼠王”项目(Ratatouille)可以让你体验一下,当你的个头变得跟皮克斯动画中的小老鼠一样大,四处走动是什么体验。
这种解决方案还让WDI团队能够打造类似于虚拟现实的体验,让多人能够同时体验到。基于《玩具总动员》(Toy Story)打造的射击游乐项目,你和好友会通过一个预设的区域,然后对周围的人物和目标进行射击。经过对这些游乐项目的多年测试,WDI团队掌握到了进一步减少晕眩感觉的技巧,比如不让座椅和屏幕模拟常见于第一人称设计游戏(以及早期虚拟现实体验)的零点转移(zero-point turns),因为大部分人其实对身体一动不动盯着左右两个方位不停地看会感到不舒服。
这种技术的迂回之处其实跟最初启发“洞穴”方案的概念是一样的,即来自《星际迷航》(Star Trek)的全息甲板。迪士尼的“数字沉浸式展厅”(Digital ImmersiveShowroom)大概是最接近于全息甲板体验的了,这是一个大型的开放区域,使用 480 Hz 的动作追踪技术和数个混合 4K 投影仪来模拟参观迪士尼主题乐园的体验。
这个展厅目前只提供给WDI团队进行测试,这让他们可以向公司高管展示新的游乐项目在游客眼中会是什么样子。不过,WDI团队正在研发“洞穴”系统更加一般化的版本,以用于多种游乐项目。
而该技术距离在迪士尼乐园中进行部署还有数年时间:WDI团队还需要解决一些重大问题,比如怎样让多个参与者在体验过程中自由移动身体,不至于因为混淆动作追踪而破坏投影效果。
文章来源:中国投影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最新动态更多
- 希沃“创•见”全国新品巡回展示会合肥站启
- 菲斯特加速扩产力促激光电视行业快速发展
- 【实力铸就品牌】中航国画荣获“高新技术企业”
- 百吋4K巨幕,奥图码i5+家居好选择
- 奥图码助力海底捞智慧餐厅,让火锅聚餐更具多元
- 索尼4K家庭影院投影机开启2019年全国巡展
- 节能长效省时省心 ,激光光源推动商务投影新趋势
- 在线课堂,把“教育公平”还给更多的农村孩子
- 分布式的魅力,绽放江城的花讯中——魅视大中华
- 8K、激光电视不再是噱头 CITE海信展台带你领略不
- PLAY K-POP专为韩流打造的3D全息博物馆
- 应用日益广泛,LED显示屏不断带来场景新拓展
- 利亚德集团助力2019 FOMULA 1喜力中国大奖赛
- SIAV2019盛大来袭 Vivitek(丽讯)树立家用4K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