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到百亿 产业化改革铸“电影大国”

10亿到百亿 产业化改革铸“电影大国”

中国投影网投影机资讯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10-9 10:32:48 编辑:影子 [ ]
前言:1993年,当时的广电部发布3号文件启动了电影机制改革,承担影片进口业务的中影公司在1994年初接到“每年进口10部外国影片”的硬性任务,从此中国电影开始了“狼来了”的激烈竞争。在引进分账大片的头几年,10部大片占据中国电影市场近80%的票房。国家广电总局数据显示,2011上半年56.9837亿元票房成绩中,国产影片票房收入29.32亿元人民币,而这距离中国启动电影改革不过18年,距离中国电影产业化也不过10年。


10亿到百亿 产业化改革铸“电影大国”
《辛亥革命》


  当《辛亥革命》以全明星阵容使主旋律题材成为这个“十一”黄金周的绝对重点影片时,人们正在等待它能否超过6月《建党伟业》3亿的票房成绩。

  国家广电总局数据显示,上半年56.9837亿元票房成绩中,国产影片票房收入29.32亿元人民币,过亿影片超过8部,其中《建党伟业》以3.0469亿元位居首位。如果加上刚刚过去的暑期档和历来大片云集的贺岁档,今年中国电影票房将轻松过百亿。

  而这距离中国启动电影改革不过18年,距离中国电影产业化也不过10年。

  1993年,当时的广电部发布3号文件启动了电影机制改革,承担影片进口业务的中影公司在1994年初接到“每年进口10部外国影片”的硬性任务,从此中国电影开始了“狼来了”的激烈竞争。在引进分账大片的头几年,10部大片占据中国电影市场近80%的票房。

  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承诺“将在现在每年进口10部左右影片的基础上提高到20部”。在严峻的条件下,国产电影开始绝地反击。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开创大制作、大导演、大明星、大宣传市场化营销模式,中国电影市场化之路初见曙光。

  广电总局资料显示,自2003年全面推进电影产业化以来,国产电影从2002年的100部上升到2010年的526部,年票房从2002年的不足10亿元人民币增至2010年的超过百亿,增速全球第一,票房挤进全球前10。在全面推进产业化后的次年即2004年,国产影片票房就首次超过进口大片,以后年年如此。

  在电影产量、票房、观众人次等各项指标上,中国电影都显示出蓬勃发展势头。电影产量连续9年稳定增长,2010年全国故事片总量526部,产量接近美国,居全球前三。2010年影院观众接近3亿人次,票房、海外收入、电影频道广告收入等各项综合收入接近16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全年票房过亿影片达17部。此前“亿元俱乐部”的导演长期只有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等几人,如今宁浩、徐静蕾、张一白等年轻导演都跻身其中。从2004年《十面埋伏》1.5亿、《功夫》1.25亿,到2010年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6.7亿,姜文的《让子弹飞》超过7亿,“亿元俱乐部”的高度已达到“一亿美元”。

  过亿影片类型也从单一的武侠片逐渐多样化。《十月围城》、《让子弹飞》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开创了主旋律影片商业路线,《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发掘了“黑色幽默”的广泛市场,《杜拉拉升职记》、《将爱情进行到底》开拓了都市爱情片的盈利模式。“讲好故事”正成为中国电影人花重金打造特效吸引观众进影院之外的努力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8月16日发布的《文化蓝皮书》预计,今年中国电影票房仍将保持30%左右的增长,随着视频网站、移动终端等新媒体消费市场的形成,电影的网络和新媒体版权收入等将出现爆发式增长。

  尽管《辛亥革命》有全明星阵容卖力宣传,但与《变形金刚》4天4亿的吸金神话相比,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大片相比差距仍然明显。《文化蓝皮书》也指出,在世界文化市场中,中国文化产业所占比重不足4%,而美国则占43%,欧盟占34%。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必须谋求跨越式发展,而未来5到10年将是关键时期。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闻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若有任何疑问,请与本文作者联系。


资讯评论

投影机
网媒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