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言:
停产、复工、涨价……日本地震后,全球电子产业链正在接受着新一轮的考验,而这一切只是一个开始。《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大部分产业链上的公司正在谨慎考量这一轮冲击波带来的影响,他们不肯或者不愿意说出最快的判断,唯一肯定的是,此次灾难发生后,冲击波正在发酵。
内容导航:
等待重建 日本地震影响全球电子产业链
编者按:停产、复工、涨价……日本地震后,全球电子产业链正在接受着新一轮的考验,而这一切只是一个开始。《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大部分产业链上的公司正在谨慎考量这一轮冲击波带来的影响,他们不肯或者不愿意说出最快的判断,唯一肯定的是,此次灾难发生后,冲击波正在发酵。
王如晨
面板、芯片重灾区
“地震对供需的具体影响,还真没法说。但是,采购与供应链确实是我们目前第一要务,每天都会关注。”昨天,全球第三大面板企业奇美电台湾南科分公司的王志超在上海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如王志超一样,IT产业链上的人们,这几天谈论的大部分话题是“日本大地震”。大多数人说基本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观望是主流表态。
面板业: 等待重建
王志超解释说,上游生产面板的材料产品部分超过了100种,只要一种材料供应出现问题,面板就没法出货。
100种材料中,至少接近50%需要从日本采购,包括玻璃、彩色光组等。王志超说,每类产品至少都有三家供应商可以替换。而且,现有材料储备能满足近一个月的需求,因此目前生产并没受到太大影响。
“重建快的话没问题,但重建时间往后推的话就有问题。”王志超说。
对手友达显得直接一些。昨天,友达光电执行副总经理彭双浪表示,目前可以观察到,地震对异方性导电胶(ACF)影响比较大,不过日企已尝试恢复生产。
台湾地区工研院发布的一份《日本地震对台湾相关产业的影响评估报告》显示,异方性导电胶市场,日立化成市占超过50%,三星、LGD、友达、奇美、夏普五家大面板所使用的日立化成的ACF的比例超过四成。目前,该公司一座厂停产。
若日立化成全面停产,全球面板将面临“断炊”风险。
除了ACF的短缺困境外,液晶面板制程的曝光设备工厂尼康和佳能工厂都分别位于宫城县和枥木县等重灾区,这对面板行业都将形成影响。
京东方有关人士表示,日立化成、JX日矿是京东方的上游供应商,目前还不太清楚这些工厂受到损伤的情况,但短期内电子材料受到影响成为了必然。
王志超说,目前,“全世界唯一一个确定受到影响的面板企业是IPS Alpha,夏普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IPS Alpha之前由日立、松下、东芝联合成立,它在日本千叶县茂原市的6代线受到明显地震影响。而夏普的生产基地则在中南部,除了一座工厂地震时自动关闭、之后恢复生产外,没有受到更多影响。
芯片业: 正在告急
让半导体业担忧的事实是,位于日本东北的信越化学受到严重影响,它与另一家日本企业SUMCO占据着全球50%以上的半导体硅芯片出货。目前,两家公司生产均受限,其中信越半导体白河工厂已停工。
本土半导体企业是否将遭受压力?中芯CEO王宁国昨天回应说,日本是材料、设备、配件要地,不过目前芯片供应没问题,公司有库存,可度过一段时间,但设备因运输问题,需延迟一周。
德州仪器相关人士则坦陈,公司东京以北制造厂遭受重大损失,预计未来两季度营收减少,恢复至满负荷发货能力要到9月份。
不过,iSuppli分析师莱恩·杰利内克表示,受此影响,半导体业下季度都可能显出“强震后遗症”。
IT代工业也遭受考验。代工老二伟创力总部高新技术部副总裁上官东恺昨日在上海对《第一财经日报》说,公司有很多设施、人员在日本,地震后很快取得联系,受地震影响不大。不过,他坦陈,供应链非常重要,目前正逐个进行评估。
涨价: 商业伦理考验
供应链吃紧到底对相关产品的价格上涨有怎样的传导效应?
前天,中国台湾地区专业的闪存芯片调研机构集邦科技旗下DRAM exchange的现货报价系统显示,所有产品价格箭头全部翻红,闪存芯片价格大涨,其中全球两大巨头韩国三星与海力士的一款16G产品现货颗粒分别涨了22.09%、13.81%,创几个月来最大涨幅。
这类信息已经引发中国大陆一些品牌企业、渠道企业开始提前备货,部分电脑城的小型代理商甚至出现抢货。
面板价格上涨似乎在面板厂商的期待中。15日,友达光电执行副总经理彭双浪表示,面板价格处于低档水位已经一段时间,由于地震造成上游化学材料供给出现问题,面板供货也将趋于吃紧,今年第二季度,面板报价有望跟着上扬。
“今年第一季度,由于去年预期太高,面板行业供大于求,价格下滑很多,第二季度有望回升。”京东方副总裁张宇预期与彭双浪出奇一致。
两天来,下游终端企业、渠道企业对于涨价显得很“热心”。一些电子市场上,存储卡、优盘以及部分相机等已开始出现涨价。
大家电包括电视产品并无涨价迹象,苏宁电器相关人士说,具体影响还没感受到,因为从上游到下游终端,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许多家电产品都是本地生产,一般都会有大量备料备货。
家电业专家罗清启表示,要涨价不一定是厂家行为,有时候更像是下游渠道商趁机哄抬价格的动作。上周,在发给本报的邮件中,他刚刚批评了近期家电价格上涨言论。他认为,尽管受到通货膨胀等影响,但涨价仅是某些家电企业一厢情愿,暴露了他们经营理念上严重的“唯材料论”。
页码: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