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电子元件业机遇凸显
从竞争来看,全球电子元件市场的集中度较高,在以电阻、电容、电感为代表的市场中,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强劲。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企业被动元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产值占据全球60%左右的份额,位居全球行业前三的村田、TDK、贵弥功均为日本企业。近年来,虽然日本本土的电子元件制造能力持续下降,但全球主要产能仍在日本,其整体产业优势依然十分明显,在全球晶片电感、固态电容、陶瓷电容等高端元件的市场份额依旧超过50%。
赛迪顾问产业分析师认为,由于地震的影响,日本本土的高端电子产品供应紧张,市场需求也可能随之增加。此外,地震导致有能力对日本产品形成替代的国外企业将部分产能向高端产品转换,因此将在中低端电子市场留下更多的市场空间。
此次地震中,有接近40家日本主要电子元件企业的制造工厂因位于地震直接影响区域而不同程度地蒙受损失,总数接近日本本土工厂及子公司的一半,其中TDK、贵弥功、太阳诱电等企业受灾尤其严重。
日本是中国电子元件进口的最大来源国,特别是在电容、电阻和电感产品等领域更为突出,2010年中国企业自日本进口以上3类产品所占比重分别为35%、28.1%和18.8%。短期内,中国对日本此类产品的需求将受到较大影响,但对于中国电容器生产商尤其是高端产品生产商而言,则构成了直接利好。由于日本相关厂商停产或者运输物流受损难以很快恢复,中国相关企业可能成为替代者从而受益。
从中长期来看,此次地震事件可能会深层次影响日本电容器的产业布局。受到核辐射的部分有可能形成长期(甚至是永久性)的封存,日本电器电容器生产企业将不得不加快其产业链的对外转移,
业内人士指出,地震后日本企业出于风险转移的目的将重新调整其产业布局,并加快向海外转移生产能力的步伐。亚太区域及中国作为日本企业的主要投资目的国,将在此轮产业转移中获得新的机遇,特别是上游的原材料和设备环节,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更大。这对中国具备技术优势和产业链优势的企业而言将是巨大的潜在机遇。
页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